您好,欢迎访问藏农神草官方网站

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行业新闻

野生冬虫夏草产业调查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浏览次数:14

  野生冬虫夏草,这一生长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高海拔地区的珍稀物种,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,在中药材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,对野生冬虫夏草的需求持续增长,其产业发展态势备受关注。

  从资源分布来看,我国是野生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,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甘肃、云南五省区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98% 以上。青海省境内 2 市 6 州均有分布,总面积约 7000 万亩,其中三江源地区作为主产区,冬虫夏草分布多、产量高、品质优,约占全省总产量的 80% ,全省从事相关产业约 50 万人。西藏那曲等地也是重要产区,所产冬虫夏草品质上乘,深受市场青睐。

野生冬虫夏草产业调查

  产业规模方面,青海冬虫夏草年产量 100 - 120 吨,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60%,年产值近 200 亿元,内销占 80% 左右,出口占 20%,200 多万农牧民从中受益。玉树州作为核心产区之一,通过与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建 “新华・玉树野生冬虫夏草价格指数”,实现价格监测,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。然而,野生冬虫夏草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。其生长环境脆弱,生长周期长,过度采挖导致资源日益稀缺。2023 年,甘肃合作市明令禁止非法采挖。各地虽出台如《青海省冬虫夏草保护采挖技术规程》等规范,明确采集区域、面积等,实行 “随挖随填” 制度,但监管难度依旧较大。

  市场方面,由于冬虫夏草价格高昂,市场上存在掺假、非法增重等乱象,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,对产业信任度造成冲击。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,各地积极探索。青海争取资金开展资源调查监测,编制相关实施方案,加强采集及禁挖管理,联合多部门打击非法采挖,并通过举办鲜草季活动、参加展会等提升品牌影响力。同时,五省区成立冬虫夏草产业保护联盟,凝聚各方力量,共商发展大计。此外,生态繁育模式成为产业转型方向。以东阳光为例,模拟高原环境建成生态繁育基地,通过调控参数实现冬虫夏草非高原地区繁育,产品经多项检测,走向消费端,契合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需求。

  野生冬虫夏草产业在资源保护、市场规范和产业转型等方面任重道远,需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,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
Copyright © 2024 西藏藏农神草供应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藏ICP备17000317号-3

XML地图   //爱番番在线咨询

400-105-98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