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冬虫夏草的世界里,那曲头茬鲜草堪称明星产品,备受养生人士和消费者关注。但很多人并不完全清楚其确切含义,下面就来深入剖析。
“那曲” 代表的是产地,那曲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偏北,地处青藏高原腹地,平均海拔超 4500 米。这里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,光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,土壤呈碱性且富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,为冬虫夏草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,也造就了那曲冬虫夏草品质上乘的特性。
“头茬” 是指每年冬虫夏草采挖季中,最早采挖出来的一批。每年 5 月中旬左右,随着青藏高原积雪开始融化,气温逐渐回升,冬虫夏草菌从蝙蝠蛾幼虫的头部开始生长,冒出地面。此时,当地牧民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采挖工作。那曲头茬鲜草,便是在这个阶段,草头刚刚露出地面,且长度较短时被采挖所得。一般来说,在采挖季开始后的 10 - 15 天内采挖的,通常被认定为头茬鲜草。这段时间内,冬虫夏草刚结束冬季的蛰伏与春季的能量积蓄,虫体饱满壮硕,营养物质尚未过多输送至草头,活性成分达到一年中的峰值。
“鲜草” 则强调其状态,与经过晾晒、烘干等处理后的干草相对。那曲头茬鲜草从土壤中采挖出来后,未经脱水干燥处理,保留了大量水分和鲜活的营养成分,如虫草素、腺苷、虫草多糖、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等。这些活性成分在干燥过程中部分会遭到破坏,因此鲜草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效往往优于干草。有研究表明,同等重量下,1 根那曲头茬鲜草的营养价值约等同于 3 根优质干草。
相较于中后期采挖的虫草,那曲头茬鲜草在外观上也独具特点。其虫体颜色多为深黄至黄棕色,色泽自然,部分头部带有铁锈色斑块,这是与土壤接触留下的痕迹;草头(子座)颜色略深于虫体,呈金黄色,短而粗壮,长度通常为虫体的 1/3 - 2/3.顶部稍膨大;虫体饱满紧实,腹部对足清晰坚挺。从气味上,那曲头茬鲜草带有淡淡的草菇香和轻微腥味,久闻不刺鼻,入口则微苦回甘,咀嚼时有纤维感。
那曲头茬鲜草产量稀少,采集难度大,加上其卓越的品质和营养价值,使其价格不菲。在市场上,消费者购买时需仔细甄别,选择正规渠道,认准产地溯源标识等,确保买到正宗的那曲头茬鲜草,方能享受到其带来的最佳滋补效果。
Copyright © 2024 西藏藏农神草供应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藏ICP备17000317号-3
XML地图 //在线咨询 //自动收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