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藏农神草官方网站

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虫草百科

三高怎么服用冬虫夏草药

发布日期:2025-08-23浏览次数:7

“三高”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作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,患者需长期通过药物、饮食、运动控制指标,部分人会尝试用冬虫夏草辅助调理,但因担心 “滋补品影响病情”“与药物产生冲突” 而犹豫不决。事实上,冬虫夏草并非 “三高” 治疗药物,但其含有的虫草多糖、腺苷等活性成分,对调节代谢、改善血管状态有一定辅助作用。不过,三高人群服用冬虫夏草需遵循 “对症适配、剂量严格、规避风险” 的原则,结合自身病症特点选择合适的服用方式,才能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发挥辅助价值。本文将从服用前提、分病症服用方法、禁忌与注意事项三方面,为三高人群提供科学的服用指导。

一、服用前的核心前提:明确定位,咨询专业人士

三高人群服用冬虫夏草,首先需厘清 “辅助调理” 与 “药物治疗” 的边界,避免陷入认知误区,这是安全服用的基础。

1. 定位:不能替代降压、降糖、降脂药物

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(如虫草多糖可调节代谢、腺苷可舒张血管)仅能对三高症状起到 “辅助改善” 作用,无法替代降压药(如硝苯地平)、降糖药(如二甲双胍)、降脂药(如他汀类药物)。三高患者需牢记:坚持规律服药、控制指标稳定是首要任务,冬虫夏草仅能在指标控制良好的前提下,作为辅助手段改善身体状态(如缓解药物副作用、提升免疫力),不可因服用虫草擅自减药、停药,否则可能导致指标反弹,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。

2. 前提:必须咨询医生或营养师

三高人群多伴有肝肾功能损伤、血管病变等并发症,且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,服用冬虫夏草前必须咨询主治医生或临床营养师:

  • 告知医生自身的用药清单(如是否服用抗凝药、胰岛素等),排查虫草与药物的相互作用(如腺苷可能增强抗凝药效果,增加出血风险);

  • 结合自身并发症(如高血压合并肾病、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),判断是否适合服用(如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虫草用量,避免加重肾脏代谢负担);

  • 根据指标控制情况(如血糖是否稳定在 7.0mmol/L 以下、血压是否达标),确定是否具备服用条件 —— 若指标波动较大(如近期血压频繁超过 160/100mmHg),需先稳定指标,再考虑服用虫草。

  • 三高怎么服用冬虫夏草药

二、分病症服用方法:结合三高特点,适配服用方式

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的病理机制不同,冬虫夏草的服用方式需针对性调整,重点关注 “成分吸收效率” 与 “病症适配性”,同时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。

1. 高血压人群:侧重 “温和调理,避免血压波动”

高血压的核心问题是血管弹性下降、外周阻力增加,冬虫夏草的腺苷成分可舒张血管、改善微循环,辅助调节血压,但需避免 “强效滋补” 导致血压波动。

  • 推荐服用方式:泡水或煮水(温和吸收)

取 1-2 根干虫草(约 1-1.5 克)或 1 根新鲜虫草,用 50-60℃温水冲泡,焖泡 10-15 分钟后饮用茶汤,可反复冲泡 2-3 次,最后嚼服虫体。若选择煮水,可搭配 1-2 片山楂(辅助降血脂、软化血管),煮 10 分钟即可,避免久煮(超过 20 分钟可能导致腺苷流失)。

  • 剂量与频率:每日 1 次,每次 1-1.5 克(干虫草),连续服用 1 个月后暂停 15 天,观察血压变化;避免过量(超过 2 克 / 天),因虫草的滋补特性可能导致部分人 “上火”,间接引起血压轻度升高。

  • 注意事项:避免搭配红枣、桂圆等含糖量高的食材(可能影响血糖,间接关联血压);服用期间密切监测血压,若出现血压波动(如收缩压升高超过 10mmHg),需立即暂停服用,咨询医生调整方案。

2. 高血糖人群:侧重 “控糖优先,减少糖分摄入”

高血糖患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与糖分摄入,冬虫夏草本身含糖量低(主要为多糖,非蔗糖),但服用时需避免添加糖分,同时选择能最大化保留活性成分的方式,辅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。

  • 推荐服用方式:炖汤(少油少盐,搭配控糖食材)

取 1-2 根干虫草(1-1.5 克),与去皮鸡肉(100 克,低脂高蛋白)、山药(50 克,调节血糖)、茯苓(15 克,健脾祛湿)一同放入砂锅,加清水没过食材,小火慢炖 1.5 小时,出锅前加少量盐调味(避免加糖)。汤品与虫体一同食用,山药、鸡肉的营养可与虫草协同,既补充蛋白,又不影响血糖。

  • 剂量与频率:每周 2-3 次,每次 1 克(干虫草),避免每日服用(防止长期摄入导致代谢负担);新鲜虫草可选择泡水(不加糖),每次 1 根,每周 3 次,更适合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。

  • 注意事项:严禁搭配冰糖、蜂蜜等甜味食材;服用期间监测空腹血糖与餐后 2 小时血糖,若血糖出现异常升高(超过 8.3mmol/L),需暂停服用;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,需将虫草用量减半(0.5-1 克 / 次),并定期检查肾功能(如血肌酐、尿素氮)。

3. 高血脂人群:侧重 “调节代谢,辅助降脂”

高血脂的核心是脂质代谢紊乱,虫草多糖可调节脂质代谢、降低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,服用时需选择能促进脂肪代谢、减少脂肪摄入的方式。

  • 推荐服用方式:磨粉吞服或搭配降脂食材泡水

若选择干虫草,可研磨成细粉(避免颗粒过大影响吸收),每次取 0.5 克,用温水送服(每日 1 次),或混入无糖酸奶、燕麦粥中食用,既方便吸收,又能搭配膳食纤维辅助降脂;若选择泡水,可加入 1 小段玉米须(辅助利尿降脂)、3-5 片决明子(清肝降脂),焖泡 15 分钟后饮用,虫草可反复冲泡至无味后嚼服。

  • 剂量与频率:每日 1 次,每次 1 克(干虫草,磨粉后分 2 次服用),连续服用 2 个月后复查血脂(甘油三酯、胆固醇),若指标改善可减少至每周 3 次;新鲜虫草可选择与芹菜(降脂)一同榨汁(少量,避免过量寒凉刺激肠胃),每周 2 次,每次 1 根,更适合年轻高血脂患者。

  • 注意事项:避免与肥肉、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同服,防止抵消虫草的辅助降脂作用;服用他汀类降脂药(如阿托伐他汀)的患者,需与虫草服用时间间隔 2 小时以上,避免腺苷与药物竞争代谢酶,增加肝损伤风险。

三、三高人群服用冬虫夏草的禁忌与注意事项

除分病症服用方法外,三高人群还需严格遵守以下禁忌,规避健康风险,确保服用安全。

1. 明确 “绝对不能服用” 的情况

  • 指标失控期:高血压患者血压超过 160/100mmHg、高血糖患者空腹血糖超过 10mmol/L、高血脂患者甘油三酯超过 5.6mmol/L 时,严禁服用冬虫夏草,此时需优先通过药物控制指标,滋补品可能加重身体负担;

  • 急性并发症期:如高血压合并脑出血、高血糖合并酮症酸中毒、高血脂合并急性胰腺炎,或出现感冒发烧、感染等急性病症时,需暂停服用,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;

  • 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:高血压、糖尿病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(血肌酐超过 265μmol/L)、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,虫草的代谢需依赖肝肾,服用后可能加重器官损伤,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服用,且用量需控制在 0.5 克 / 次以下。

2. 规避药物相互作用风险

三高人群服用冬虫夏草时,需警惕与以下药物的相互作用,避免引发不良反应:

  • 抗凝药 / 抗血小板药:如阿司匹林、华法林、氯吡格雷,虫草中的腺苷可能增强抗凝效果,增加牙龈出血、皮下瘀斑等出血风险,需与药物间隔 3 小时以上服用,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;

  • 胰岛素 / 磺脲类降糖药:如胰岛素、格列美脲,虫草可能轻微降低血糖,与这类药物同服可能导致低血糖,需监测血糖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;

  • 利尿剂:如氢氯噻嗪(降压药),虫草酸具有利尿作用,与利尿剂同服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(如低钾血症),需定期检查血钾水平。

3. 选择优质虫草,避免劣质品危害

三高人群身体较为敏感,劣质虫草(如硫磺熏制、重金属超标、掺假虫草)可能加重病情:

  • 选正规渠道:优先选择品牌门店或官方旗舰店,要求提供 “重金属检测报告”(铅、汞、砷需符合国家标准)与 “活性成分检测报告”(虫草多糖、腺苷含量达标),避免购买散装、来源不明的虫草;

  • 拒绝 “高价炒作品”:部分商家炒作 “三高专用虫草”“特效虫草”,价格虚高且无科学依据,三高人群无需追求 “顶级虫草”,选择中等品质(如 2000-3000 条 / 公斤的干虫草)即可,重点关注成分安全;

  • 储存方式:干虫草需密封冷藏(-18℃以下),避免受潮霉变;新鲜虫草需全程冷链运输,开封后 3 天内食用完毕,防止变质产生有害物质,影响血糖、血脂稳定。

4. 结合生活方式,才能发挥辅助效果

冬虫夏草的辅助作用需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,三高人群需牢记:

  • 饮食控制:低盐(每日盐摄入<5 克)、低糖(添加糖<25 克 / 天)、低脂(脂肪摄入<总热量 30%)饮食,多吃蔬菜、粗粮、优质蛋白,才能与虫草协同调节代谢;

  • 规律运动: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,改善血管弹性、增强胰岛素敏感性,让虫草的活性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;

  • 监测指标:服用期间每周监测血压(至少 2 次)、血糖(空腹 + 餐后),每月复查血脂,及时调整服用方案,避免因盲目滋补忽视病情变化。

总之,三高人群服用冬虫夏草的核心是 “安全第一、辅助为主”,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病症选择服用方式,严格控制剂量,规避药物相互作用与劣质品风险,同时坚持健康生活方式,才能让冬虫夏草的辅助价值真正服务于病情管理,而非成为健康负担。


Copyright © 2024 西藏藏农神草供应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藏ICP备17000317号-3

XML地图   //在线咨询 //自动收录

400-105-98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