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藏农神草官方网站

新闻资讯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虫草百科

冬虫夏草怎么才能采

发布日期:2025-08-18浏览次数:4

  冬虫夏草的采挖是一项依赖经验与环境认知的工作,既需要掌握其生长规律,也需遵循生态保护原则。从识别生长环境到完成采挖操作,每个环节都有严谨的讲究,才能在获取珍品的同时守护高原生态。

  认准生长环境与时节

  冬虫夏草多生长在海拔 3000-5000 米的高寒草甸,土壤以砂壤土为主,伴生着嵩草、蓼科等高原植物。其采挖窗口期极短,通常在每年 5-7 月,具体时间因海拔而异:低海拔产区(3000-4000 米)5 月初即可开采,高海拔产区(4500 米以上)则需等到 6-7 月冻土融化后。采挖者需关注当地气象预警,避开雨雪天气 —— 湿润的土壤虽便于虫草出土,却会增加辨别难度,且可能引发滑坡等危险。

  准备专业采挖工具

  传统采挖工具包括小铲子(刃宽 3-5 厘米)、竹制探针和透气竹篮。小铲子用于疏松土壤,需保持刃口锋利但避免过宽,以防破坏周边植被;探针可插入土壤探查虫草位置,减少盲目挖掘;竹篮则能避免虫草挤压受损,同时保持通风。现代采挖者还会配备 GPS 定位设备,记录采挖区域以便后续生态恢复,以及防晒帽、防风镜等防护装备,应对高原强紫外线和多变天气。

冬虫夏草怎么才能采

  采挖的核心步骤

  识别虫草踪迹是第一步。雨后初晴时,虫草子座(草头)会因土壤湿润而更易显露,通常露出地面 1-3 厘米,呈深棕色或棕褐色,像一根微型 “毛笔”。经验丰富的采挖者能通过草头的生长方向判断虫体位置 —— 子座多向东南方向倾斜,对应虫体头部朝下、尾部朝西北。

  发现目标后,需在距离虫草 10-15 厘米处用铲子轻轻剥离表层土壤,沿虫草周围画一个直径约 5 厘米的圆圈,逐步向中心挖掘。当土壤松动后,用手捏住子座基部,缓慢向上提拉,确保虫体完整脱离土壤。若遇到土壤板结,可先用探针沿虫体两侧划开缝隙,避免拉扯导致虫体断裂。完整的虫草应保持虫体与子座连接紧密,无泥土残留,这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。

  土壤回填是不可忽视的环节。采挖后需将挖出的土壤按原样填回坑中,轻轻压实,再将周围的草皮复位 —— 这一步能减少水土流失,为植被再生创造条件。研究显示,规范回填的区域植被恢复速度比随意弃土快 30% 以上。

  采挖的禁忌与生态保护

  严禁使用大型工具或暴力挖掘,这类行为会破坏草甸根系,导致土地沙化。按照产区规定,每人每天采挖范围需控制在指定区域内,禁止跨区采挖或过度集中开采。采挖时需区分虫草与其他类似植物(如亚香棒虫草),避免误采破坏生态平衡。

  部分产区已实施 “采挖许可制度”,采挖者需提前申请资质,参与生态保护培训。例如青海玉树要求采挖者缴纳生态恢复保证金,采挖结束后需清理垃圾、平整土地,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退还。这些措施旨在遏制 “掠夺式采挖”,让虫草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。

  采挖冬虫夏草既是对自然馈赠的获取,也是对生态责任的承担。唯有遵循 “识别 - 轻挖 - 回填 - 保护” 的原则,才能让这份高原珍宝在滋养人类的同时,继续在雪域草甸完成它的生命循环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了解采挖的艰辛与生态代价,更能理性看待虫草的价值,支持合法合规的采集与贸易。


Copyright © 2024 西藏藏农神草供应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藏ICP备17000317号-3

XML地图   //在线咨询 //自动收录

400-105-9818